"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冠心病诊断功能影像发展之路
——核医学专家团首次亮相CIT2014
2014年3月,时尚之都上海已春意盎然, 一场中国心血管病介入治疗领域的盛事——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4)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召开。
在3月21日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二层202会场,由柏盛国际&吉威医疗联合举办的"心肌缺血和冠心病诊断治疗"专题会与"构建解剖和功能影像诊断冠心病的双重金标准"卫星会尤为引人注目。一支由核医学专家组成的团队闪亮登场,携手心血管介入专家团队,共同从崭新的视角为心血管介入界的医生们带来了国际最新的课题:构建心血管无创功能影像的金标准,掀起了此次CIT2014会议的一大讨论热潮。由陈韵岱,黄钢、李亚明、李思进、何作祥、王倩、石洪成、王跃涛等教授领衔,带来了一系列紧密结合心血管介入学科的临床课题。整个专题会座无虚席,大腕云集,现场观众掌声阵阵。
本届CIT2014的另一大焦点是柏盛公司的保时心D-SPECT隆重亮相。保时心D-SPECT是柏盛国际集团旗下Spectrum Dynamics公司针对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功能性评价金标准而研发的分子影像设备,它率先采用了最先进的CZT固态探测器,与传统NaI晶体的SPECT相比,D-SPECT将灵敏度提高了10倍、分辨率提高了2倍、扫描速度提高了10倍。它以"智能、安全、高效、精准"的独特设计理念和持续追求创新的精神为心肌缺血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完善的临床解决方案。
在柏盛国际&吉威医疗联合举办的卫星会上,几位来自国内外著名心脏中心的心内科专家,公布了以D-SPECT开展的早期研究数据。曾在美国Cedars-Sinai心脏中心工作的Ryo Nakazato教授做了题为"Non-invasiv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Coronary Flow Reserve" 的研究报告;哥伦比亚大学的Martin B. Leon教授做了题为"Novel Functional-Anatomical mapping for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ists"的临床和科研进展报告。这些研究表明,保时心D-SPECT作为分子影像心脏专用机,它独一无二的成像技术带来了举世瞩目的图像品质。卫星会主持人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院长王建安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的现任主委黄钢教授、李思进教授、德国Siegburg心脏中心的Eberhard Grube教授充满热情的点评说D-SPECT将引领分子影像未来五十年的发展。CIT大会秘书长徐波激动的表示,感谢核医学专家团队为心血管介入带来的崭新课题,希望能长期建立起这样的学术交流,也欢迎越来越多的的核医学工作者来CIT大会指导和互相学习。
展望未来,唯有不断创新、主动与临床学科紧密结合、积极掌握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同时重视并加快对核医学人才的培养,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